您所在的位置:科技先驱

乔冠华

乔冠华(1913——1983),生于1913年3月28日,卒于1983年9月22日。乔冠华是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人,他早年留学德国,获哲学博士学位。抗日战争时期,主要从事新闻工作,撰写国际评论文章。1942年秋到重庆《新华日报》主持《国际专栏》,直至抗战胜利。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,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,同年底赴香港,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、外交部部长助理、外交部副部长(1964.3~1974.11)、外交部部长(1974.11-1976.12)等职。1976年后,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。
乔冠华
1950年10月,乔冠华作为顾问,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,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。1951年7月,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,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。1954年4月,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。1961年10月至1962年8月,陪同陈毅外长出席第二次日内瓦会议。在外交部日常工作中,经常起草或组织领导撰写重要外交文件,如:196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,1970年毛泽东主席为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斗争而发表的《五•二声明》、《中美联合公报》等。20世纪70年代初,作为主管美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、外交部长,协助周恩来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。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,负责与基辛格谈判、草拟中美联合公报。
1971年11月,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,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,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。自此至1976年,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。1973年5月,陪同邓小平访问法国。1976年10月,以外交部长身份再次访法。主要著作有:《国际述评集》、《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》等。
为了庆祝乔冠华重新工作,1983年元旦那天,章含之特地把乔冠华最亲近的朋友夏衍、冯亦代和郑安娜夫妇等人,请到家中来吃饭。老友相聚,乔冠华十分兴奋,他让章含之打开尘封已久的茅台,端起了久违的酒杯,和大家频频干杯,尽欢而散。
乔冠华的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了,这年的9月2日,他最后一次住进北京医院。9月21日下午,习仲勋代表中央到医院探望乔冠华,章含之凑在他耳边说:“仲勋同志来看你了,你有什么话要对中央讲,是不是都对仲勋同志说说?”可乔冠华只是笑着对习仲勋说:“谢谢你来看我!”然后侧过头来,轻声对章含之说:“不说了,什么都不用说了。”乔冠华终因抢救无效,于9月22日上午10时3分逝世,享年70岁。
章含之用稿费安葬乔冠华
1940年,曾获得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和德国士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乔冠华,当时在重庆新华日报社任国际新闻主编,在这期间,他与重庆市民医院外科主任、苏州籍医生李颢结为知交。
李医生冒着被国民党特务迫害的风险,抢救了因肠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的乔冠华,并帮助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。而乔冠华则引导着李颢走向光明,积极投身革命运动。解放后,李医生调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当了一名外科主任。
1983年9月22日10时3分,乔冠华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。
10月25日,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主持了乔冠华的遗体告别仪式,他的骨灰盒被放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。但是,只放了三天,章含之就把它取了出来,从此就放在自己的卧室里,让自己与丈夫朝夕相伴。
1984年春节刚过,章含之开始为丈夫寻找他最后的人生归宿。乔冠华一生清贫,生前一无所有,死后也只留下一笔2000多元的稿费。章含之知道,光凭这区区两千元,是难以使丈夫入土为安的。百般无奈时,章含之突然想到了丈夫生前的遗言,想到了当时在苏州医学院胸外科工作的好友李颢医生,于是她有了主意。
章含之来到苏州,在李颢的陪同下,找到木椟医院的朋友施医生。施医生向他们介绍了他的朋友朱厂长,朱厂长又找到了在东山经联会工作的朋友杨主任。
东山是个依山傍水的太湖半岛,章含之来到杨湾村的华侨公墓,就觉得乔冠华生前的夙愿已在眼前了。在东山人豪爽侠义的帮助下,章含之在当年的清明节那天,用2000元稿费安葬了亲密战友与丈夫。

上一篇:刘少奇
下一篇:李鸿章
  设为首页 | 关于我们  |   版权信息  |  隐私保护  |  免责声明  |  合作伙伴  |  联系我们
 中华自然科学网(SCICN.NET), All Rights Reserved
  冀ICP备17034147号   客服及报障邮箱:sci@scicn.net